金融業“她力量”崛起 盤點銀行業女帥群像
來源:WEMONEY研究室
隨著國有行王春英的跨界任命,南粵銀行徐茹斌、張曼等新生代崛起,女性在銀行業中的地位正實現著從“邊緣突破”到“核心決策”的重要轉變。
在第115個國際勞動婦女節來臨之際,我們聚焦銀行業的女性領導者——她們用風險管理者的縝密、企業家的魄力以及人文關懷者的溫度,重塑著銀行業的價值坐標,在波譎雲詭的金融海洋中開辟出新的航道。
破局者:國有大行的改革先鋒
1.王春英(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董事長、行長)
作為國有銀行中唯一的女性行長,王春英的履曆堪稱傳奇。她從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的崗位跨界執掌進出口銀行,憑借32年豐富的國際收支管理經驗,大力推動政策性銀行改革。在她的領導下,進出口銀行聚焦匯率風險管理與外貿企業服務,為“一帶一路”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。

2.楊東寧(中國進出口銀行黨委委員、副行長)
同樣來自中國進出口銀行的楊東寧是一位女博士,她的加入為國有銀行帶來了創新活力。楊東寧曾主導修訂《商業銀行聲譽風險管理指引》,如今在跨境金融與風險防控領域持續深耕,與王春英攜手形成“雙核驅動”的良好發展態勢。

3.丁曉芳(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擬任行長)
普惠金融的布道者即將開啟新征途。丁曉芳曾任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普惠金融工作負責人、人事教育司司長。2025年初,她被提名接棒農發行行長。從監管機構到田間地頭,這位準行長帶著“金融下沉”的使命而來。

突圍者:區域銀行的革新力量
1.宋萍(董事長)
作為城商行中最年輕的女性董事長之一,1977年出生的宋萍以“網格化走訪”戰略深耕區域經濟,帶領江陰銀行資產規模突破1800億元,存貸款總額超2500億元,不良率控製在1%以下,撥備覆蓋率超450%,成為中小銀行精細化管理的標杆。她的實踐印證了“金融向下紮根”的力量,7.35萬戶企業的走訪足跡和超2億元減負成果,展現了女性領導者對實體經濟的敏銳洞察。

2.徐茹斌(廣東南粵銀行黨委書記、擬任董事長)
這位“70後”金融女將從粵財資產跨界加入南粵銀行,憑借豐富的不良資產處置經驗,為南粵銀行重塑戰略方向。她打破黨委書記與董事長分任的傳統模式,有望推動大灣區特色金融服務實現創新升級。

3.曾暉(江西銀行董事長)
從監管者轉型為銀行掌門人,曾暉將數字化轉型與綠色金融深度融合。她帶領江西銀行與華為合作開發鴻蒙應用,成功落地首筆碳減排貸款,以科技賦能的方式有效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,完美展現了監管背景與市場化思維的有機結合。

創新者:金融變革的探路尖兵
1.張曼(長沙銀行行長)
長沙銀行首位女性行長張曼,以普惠金融與科技賦能為抓手,推動銀行服務向縣域下沉。在她的布局下,長沙銀行女性高管占比達36.36%,成為長沙市“女性友好型城市”戰略的金融注解。

2.陳紅梅(行長)
身處長三角激烈的金融競爭環境,陳紅梅憑借穩健的風控策略和積極的數字化轉型突出重圍,帶領無錫銀行在農商行中保持資產質量領先地位,有力證明了“小而美”發展模式的可持續性。

3.魯靜(渣打銀行(中國)行長)
魯靜秉持多元包容的理念,重塑渣打中國的企業文化。她積極推動“帶薪陪育假”機製,開展女性創業支持計劃,參與“女孩加油”公益項目。在她的領導下,渣打銀行(中國)七成員工為女性,半數高管為女性,成為外資金融機構本土化實踐的優秀典範。她始終強調“領導力與性別無關”,為職場女性樹立了榜樣。

結語
銀行業的女性掌舵人,正憑借專業素養與非凡魄力打破“玻璃天花板”。她們的經曆不僅是性別平等的有力見證,更是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:當宋萍們在田間地頭丈量金融溫度,當王春英們在全球市場錨定匯率風險,當魯靜們用製度創新守護職場公平……這些跨越地域與體製的實踐,共同勾勒出“她時代”的金融新圖景。
值此婦女節之際,我們期待更多女性以領導力重構行業規則,讓金融浪潮中激蕩起更澎湃的“她力量”。